球盟会网页版登录

人才发展强劲加力——来自漳村矿实施“人才兴企”战略的报道

2014-05-08 01:02

 

近年来,漳村矿始终坚持“人才兴企”战略不动摇,以“打造智慧型企业、培育知识型员工”为目标,创新人才培养思路,拓宽人才成长之路,锻造出一支技术精良、管理过硬、业绩突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,为漳村矿的战略发展、跨越升级注入了不竭动力。

搭建平台  让“首席”人才脱颖而出

   “只要工作干好了,技术上去了,咱们普通工人照样可以当专家,照样可以拿高薪,照样可以被提拔……”漳村矿综采队农合工出身,拥有28项技术革新项目,享受山西省政府津贴,煤炭行业的“技能大师”岳书庆这样告诉记者。

    近年来,漳村矿始终坚持“高端人才、高端引领、高端培养”的方针不动摇,以”岳书庆技能工作大师工作室”、“屈海清劳模工作室”、“王喜民创新工作室”为平台,培育了一大批支撑和推动矿山发展的高端精英人才队伍。漳村矿通过搭建 “金牌员工”、“高级蓝领”、“核心员工”等成才平台,为广大职工学习交流,提升专业技能创造了条件,促进和实现了由“技能人才”向“高技能人才”的转变,由“技术骨干”到“技术大拿”的突破,由“专业”到“专家”的质变,并涌现出一大批享誉省内,驰名行业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。截至目前,该矿有享受山西省政府津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马俊波,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岳书庆,“三晋技术能手”集团首席技师王喜民、王海斌、杜和平等一大批国家、行业和集团高级人才。

有为有位  让员工“自己提拔自己”

    “千里马常有,伯乐也常有。”在漳村矿这并不仅仅是良好的愿望,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。该矿建立了良好的人才选拔机制,为漳村矿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机遇。一大批管理能力强、业务技术工作好、有责任担当的优秀员工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“自己提拔了自己”。

    “有为才能有位,有位更要有为。”为了更好的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。对于主动追求上进、乐愿成长的年轻人,漳村矿悉心培养,在关键岗位、关键时刻敢于压担子、委重任、大胆启用、大胆提拔。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,该矿将激发人才活力做为战胜危机的依靠。漳村矿通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降本增效的具体举措,调动干部、职工的主动性、创造性,构建起“能进能出、能上能下”的良性循环机制。该矿从激活班组活力入手,在班组长中通过推行“末位淘汰制”和“公开竞聘制”,让干得差的下、干得好的上。这给班组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,也促使班组长主动提高自身素质,在岗位上有所作为。能进能出、能上能下的用人模式,给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增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灵活性。

一岗多能  让多面手充实各个岗位

    “如果现在转岗,我相信很快就能适应新岗位。”该矿机运队成凯自信地说。他的自信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。他告诉记者,“新职工首先要在各个生产工序和岗位上进行轮岗实习,对全矿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后,才根据专业及特长分配到合适的岗位。”

    以最少的人力、物力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,这是现代企业发展和战胜当前严峻市场危机的根本要求,这一做法在漳村矿体现的淋漓尽致。在当前“精兵简政”的现实要求下,漳村矿按照“一岗多能、多岗通用“复合型人才培养思路,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做为提高工作效率、降低成本投入的有效办法,通过“轮岗实习”培养了一岗多能的多面手专家,放了大员工个人价值,从而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快速升值。今年以来,该矿在强化培养“一岗多能”人才的同时上,对机关部门进行了优化精简,对性质相近的工作尽量做到合理兼职,使得人尽其事,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。与此同时,以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“多面手”全面的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,在优化企业人才结构,充实人才队伍的同时,还强化了员工的创新意识,提升了创球盟会网页版登录力。

优化配置  凸显“1+1>2”效应

    “人员多、效率低是我们队目前面临的突出的问题。”3月初综采队通过将一些辅助工作留给安装队,一下子就解放出30多人。这样一来,安装队多了活儿干,我们也能集中精力出煤,一举多得。”综采队队长黄炜伟对该矿采取优化人员配置的办法赞不绝口。

    漳村矿将“控制总量、调整结构”和“减员增效”完美结合,通过深入挖掘生产、管理、技术、后勤辅助等各个环节的潜力,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,凸显“112”效应。与此同时,漳村矿牢固树立 “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”的理念,通过搭建“四个载体,一个平台”,积极推进“大培训”格局形成。该矿投资建成高标准职工培训中心,多媒体教学设施一应俱全,授课老师采用电脑模拟课件与传统授课相结合的方式,使培训形象生动、深入浅出。针对煤炭企业管理的特点,该矿不断完善信息化网络系统,员工学习、考试只需通过一台电脑便可自主完成。特别是通过创新“三个三”培训机制,“周三带薪学习日”等平台,调动了员工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。功以才成,业由才广。漳村矿通过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机制,安然度过了“人才短缺”的危机,实现了社会、企业和员工的“三赢”。

相关新闻